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小手艺里的真善美

发布时间:2018-11-11点击数:
更多


面塑艺术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传统民俗艺术,是在中国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今天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前往兰郡社区,去认识下这位面塑达人——倪放华。一块面团经过她的巧手捏、搓、揉、掀便能够成为活灵活现的艺术品。

48368c9f4322482ab1153e6fe2f27d05.jpg 

走进倪放华的客厅,放眼望去角角落落里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娇羞欲滴的玫瑰、稚嫩可爱的婴儿、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c2b3c40c89ad4378a2505f0078b376ec.png 

最吸引眼球的当属墙角柜子上放着的一组老土灶,一旁的桌子上还摆放着一道道精致的菜肴。

00b9d22c20274eb3ab88c5dbb5a2890f.png

倪放华:我觉得这个最最接地气,做了土灶以后,我就觉得光有灶不烧菜不行,又做了一桌菜。


要做好老土灶,对于从小生长在上海市区的倪放华来说并不容易。为了将自己从未见过的老土灶做得逼真,具有立体感,她多次向看到过老土灶的居民请教,并反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不停地观察揣摩图片,最终花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老土灶的制作。


倪放华:有时候会做得废寝忘食,面粉做东西呢,它是有时间性的,因为喜欢,所以想一下子做完。

95f983ff92254be9bc4968b6c5c246ba.jpg

据倪放华介绍,自己打小便对面塑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看到摊位上的面人便挪不开步子。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就拿一块面团捏着玩,有时一捏就是五六个小时。2016年机缘巧合下她参加了外冈镇文体中心组织的马家面塑技艺培训,对面塑工艺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面塑手艺得到了突破性进展。打那以后她更加废寝忘食、沉迷其中,从人物到花卉,从整体搭配到色彩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

b4ed7aabc4c44d22af9ca386ac78ad70.jpg 

014cb5eb38a449379d644a97c9e6e09a.jpg

经过不断地钻研和尝试,倪放华已经成为了外冈镇上小有名气的面塑达人。闲暇时,她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并向居民传授面塑手艺。如今面塑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她九十多岁的老父亲都会忍不住给她出谋划策。

倪放华:如果大家有喜欢玩这种面塑的话,我也愿意教大家,我觉得面塑是我们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要丢掉。

23b11baff3c64b918dcd8a20e4a1c435.jpg

最近,她正打算创建一个面塑爱好者微信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也加入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