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这支“硬核”城管队伍在坚守奋战

发布时间:2020-02-14点击数:
更多

“疫情期间请大家理解,不要在这里聚集了……”1月24日晚上,外冈城管中队党支部书记汤勇军站在宗教祈福场所进行执法保障,耐心解释劝散前来祈福的群众,天寒地冻里竟忙出了一头汗。望着除夕夜里的万家灯火,这个没有赶上自家年夜饭的汉子眼中闪烁着欣慰。

汤勇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外冈城管中队的30名成员与他并肩作战。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这支“硬核”队伍立足自身职责、融入整体工作,连续作战,以使命担当和精细服务守护群众安全。

走破脚皮,严格执法守底线

“你们的服务人员怎么没戴口罩?”2月10日,中泉路上的一家餐饮店,外冈城管队员等发现了异常情况,立即上前提醒,不想却发现该店经营证照不齐的情况下。在对店主进行严肃批评、要求填写了防控登记信息的同时,他们也将该店情况通报给属地村加强监管。

无独有偶。2月7日,在祁昌路上检查时,城管队员们发现一名经营者还没走出隔离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张。“做生意重要,疫情防控更重要,非常时期你可别犯糊涂!”队员们立即上前严肃提醒并采集相关信息。第二天再来复查,店主果然听从歇业了。

走街串巷、巡逻查看,平凡工作在非常时期显得不平凡。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外冈城管中队始终坚守一线,值守菜场等重点场所、收集沿街商铺信息、深入一线开展宣传告知、制止违规营业……共出动执法队员85人次,开展执法检查124次,发放健康防护提示单153张。走破了脚皮,换来了疫情防控工作有序。

 4ef349f06e4e48c48aa59d268866ff37.jpg

城管队员向商户采集信息

 

磨破嘴皮,耐心沟通换理解

“为啥不可以?”“为啥要管我?”非常时期的管理措施难免让一些群众感觉不适应。汤勇军说,他们的功夫不仅做在制止上,更做在解释沟通上。

“我卖的都是自家种的菜,为啥不可以?”民企路上设置的自产自销疏导点里,本地菜农常常摆摊,方便周边居民买菜,受到群众欢迎。疫情期间这里禁止开放,让现场一些菜农感到不解。他们走了又来,和城管队员们玩起了“躲猫猫”。

6be274d3a5d946d4aade02c6c32d6939.jpg

城管队员向菜农耐心解释

“买菜的人多,你们又没戴口罩,万一出现病毒传播,那就危险了!”队员们每天两次进行检查,连续三天苦口婆心地解释,终于让摊主们支持地主动收摊。

“你们也管得太宽了吧?”在与沿街商户接触之初,有人面露不耐烦。戴不戴口罩要问,有没有给顾客测量体温要问,每天是否开展预防性消毒也要问,城管队员怎么都是“事儿妈”?

“这是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的必须要求,我们的工作也是全镇疫情防控机制的一部分,问这么多问题,其实都是为了你们好。”队员一番解释,店主脸上没有了抱怨。

硬顶头皮,再苦再累讲奉献

因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让汤勇军成了队员们眼里的“铁人”——

2月2日中午,他换上防疫服冲往G15沈海高速朱桥服务区,连续6小时不吃不喝,为入沪车辆人员检测体温、维护现场秩序。走下岗位时虽已十分疲劳,但汤勇军回家匆匆吃完晚饭,便又在当天晚上出现在葛隆检查站,继续参加志愿者工作,直到8小时后天亮才结束。

“铁人”为啥这么“铁”?汤勇军说:“众志成城、防控疫情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越是在关键时刻,我们越要体现出共产党员的政治品质。”

 5e6e492a7d1e43e8a7f079a02e755394.jpg

在汤勇军的带领下

城管队员踊跃于道口志愿服务的第一线

铁人来自铁的队伍。工作人员彭福明临近退休,奉献的劲头丝毫不减。他响应组织号召,下沉支援外冈新苑社区,为居家隔离人员服务,倒垃圾、送食品、充煤气卡、每日上楼下楼奔波,每天一干就是8小时;工作人员孙波身上有多种慢性病,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每天做好中队的后勤保障外,还前往施晋村支援,为来往人员做好信息登记测温……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外冈城管中队参与道口防控队员8人,测量体温3000余人,深入村居社区4个,出动人员36人次,开展防控宣传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