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认识身边的她和他(一)

发布时间:2020-02-20点击数:
更多

他们还没好好享受春节假期团聚的幸福时光,就匆匆投入了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无所畏惧,冲锋在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丝毫没有抱怨和不满;他们奔走在田头村尾、小区楼道、街头小巷,处处留下了默默奉献的身影;他们扎根基层,既当宣传员、引导员,也做先锋员和作战员,用心用情用力为疫情防控打通“最后一米”,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定“守护者”。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她和他!

 

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故事……

 

ON CALL 24小时——佳苑社区  石敏珠

“妈妈,为什么你每天都要上班啊,都不在家陪我,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怎么会不喜欢你呀,妈妈正在‘前线战斗’呢!”这是佳苑社区社工石敏珠和她儿子之间的对话,由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石敏珠主动放弃了春节假期,默默地在一线“驻扎”。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没有退缩,整个小区都有她的身影。她对待防控工作极其认真,排摸疫区人员、返沪人员信息核实、数据统计上报等等。同时也协调物业公司做好居家隔离户生活垃圾回收工作,针对隔离户实际需求她主动添加了隔离人员的微信,做到了24小时ON CALL。面对疫情,每个人的身心都经历着巨大的挑战,在连续“前线作战”后,石敏珠复发了中耳炎,但她依旧没有退缩,她说:“现在是防控的关键时期,这些困难我可以克服,我再坚持一下!”居委的小伙伴们都被她深深地感动,她们一起坚定信念,并肩“战斗”。

85b9631f47b34851935bc98ccabc5d89.jpg

每天2万步——新苑社区 秦静

“您好,如果您已预约了第一轮的口罩,请耐心在家等待居委的短信或电话通知,无需来居委重复预约。”这是佳苑社区工作人员秦静从第二轮口罩预约开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从疫情开始,社工秦静就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放弃了家中温暖可口的饭菜,始终坚守在岗位上走访摸排、健康登记、数据汇总、辟谣科普、体温监测、张贴防疫宣传、代买生活物资……当有居民问:“小秦,你一直在工作,家里的两个孩子谁照顾。”她总是笑着回答:“两个孩子有她奶奶照顾着呢,社区里更需要我。”当大家足不出户的时候,她却每天要走2万多步,守护千家万户。赤手空拳、一个口罩,走遍社区每一个角落。

 368d73be43f5405ca36849d8c19bcc59.jpg

一家三口齐上阵——葛隆村  董斯蒙

“我们全家都住葛隆,我丈夫放假休息了,可以让他过来做志愿者。”随着大量返沪人员陆续回村,看到同事们加班加点人手还是不够,葛隆村村干部董斯蒙自告奋勇,将自己的丈夫“贡献”给了村里。就这样,彭建殊也参与到了全村的疫情防控第一线战斗中,夫妻俩一个在外疏散人群,一个在里面给来沪人员办卡,中午匆匆吃了口泡面,晚上加班到6点,最后一个喉咙哑了,一个手抽筋了,一天下来夫妻俩都没说上一句话,在结束之后他们相视一笑,彭建殊告诉妻子:“单位复工延迟了,我可以多陪你战斗一会儿。”封闭式管理期间,由于人员材料紧缺,几处进出村检查点的用电、检查站的照明等问题无法解决,这时董斯蒙的父亲董杰又自告奋勇站了出来,“我是退伍军人,水电方面都会一些,工具自己都有,让我也能为村里的疫情防控尽一份力。”在董杰的参与下,几处检查点以及检查站的用电照明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就这样,这一家三口齐上阵,共同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57afcf4ef046431fbb4a855cc83d81a1.png

“我是一名战士!”——泉泾村  陈磊

陈磊是泉泾村村委副主任、党支部委员,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2年军营历练铸就的血性和担当让他面对此次疫情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当迎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吹响,他便主动请战,毅然奔赴泉泾村疫情防控最前线。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沪,核查压力骤增,各种情况层出不穷。作为泉泾村5座道口的负责人,陈磊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请示汇报、合理调配人员、严格核查人车、巡查村民组……竭尽所能只为确保辖区安全。工作中,陈磊时常回想起在部队时班长说的话:“见第一就争,咱军人见红旗就扛,不惧险阻。”新冠疫情是一场人与病毒的战争,而我是战士。有人问,你不怕吗?我说不怕,其实我知道自己不是不怕,而是不能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陈磊的回答铿锵有力,他用实际行动日夜守护泉泾,铸就最为坚实的“安检防线”。

 b7a25c0e02934c75bc49303995349206.jpg

疫情防控尚在路上,共克时艰仍需努力。外冈镇基层一线的工作者们守护百姓抗疫情,甘于奉献勇担当,每时每刻每处,都上演着令人动容的“逆行风景”。

敬请期待下期,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