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接触取号二维码”“限流八人”“法律服务云讲座”……来看看这家受理中心“小细节”里的“大服务”
第一时间为工作人员配备了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酒精棉等必备物资;每天做好大厅通风换气工作,每间隔两小时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全员统一佩戴口罩,着防护服,每日上午下午上岗前,各进行一次体温检测,相关数据记录至工作人员疫情防控监测台账……除了这些“基本操作”,外冈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细节上还下了“功夫”,从而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
只是“不见面” 服务“不间断”
“您好,请稍等,测一下体温,谢谢配合,36.4度正常,请您移步填写下疫情防控监测登记表……”近日,前来办事的居民不难发现,中心门口多了一群“哨兵”,想要进入大厅可比之前“严格”了不少。扫描“随申码”显示绿色,出示证件“验明正身”,登记信息“备案留档”,体温数据“记录在案”……一系列的流程下来,让前来领取居住证的张先生不禁感叹起来,“现在非常时期,流程虽然多了点,但是完全可以理解,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觉得这么做很正确。

设立体温检测处,安排专人值班,对前来办事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主动询问近期行动轨迹,通过“随申码”查询办事人员个人健康登记信息,同时建立办事人员信息统计台账,并及时上报。原以为接下来还要“过五关斩六将”的张先生发现,后来的流程却出乎意料的顺利。等候在门口的工作人员在了解了张先生的业务办理诉求,核实了相关材料后,直接“代劳”送材料、跑窗口、领证件,不到五分钟,张先生便拿到了居住证。疫情防控期间,中心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实行“引导分流”制度,引导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延后办为主,现场办为辅,尽可能减少办事人员跑动次数,以减少人员聚集的可能。

“小细节”不断增加 “好办事”体验不减
除了办事人员的引导分流,中心还在许多办事流程的小细节上下足“功夫”。以往来办事的居民第一步便需要在自动取号机上取号,取号机屏幕便成为了密集接触点之一,“怎样让居民既能快速取到号,又能避免接触屏幕?”这个难题着实困扰着大家。在大家“头脑风暴”后,中心创新生成了“免接触取号二维码”,并张贴于屏幕上。这样一来,居民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便能在手机中查看排队实况,既避免了密集接触,也防止了可能过号带来的不便。

走进办事大厅,现场没有了以往居民排队等候办理的熙攘场景,工作人员受理窗口业务、接听咨询电话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原来,为了尽量减少人员接触,中心按照综合窗口开放数量采取了“限流八人”的措施,按照居民进入大厅后随办随走,走一位进一位的原则,进一步减少办事居民在大厅内滞留时间,有效控制大厅内的人流量,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对于这样的方式,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秩序井然,非常配合。办理首次失业金申领业务的王女士经过重重“考验”最终顺利进入大厅办理了相关业务,她笑着说:“毕竟是公共场合,这样做也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考虑,当然要配合的。”

录制视频“云讲座” 线上服务“不打烊”
“面临疫情,企业能借助什么政策缓解经营压力?”“国务院或地方政府规定延长假期或延后复工期间,到底是休息日还是法定节假日?”“若企业在延长假期期间开工,是否需要支付加班费?”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和“复工潮”的来临,企业对劳动法律服务的需求量激增。针对这一情况,中心及时在镇企业人事微信、QQ群中开展24小时线上咨询服务,做好政策解读工作。企业可提前了解办事信息,及时获得常见问题解答,下载常用事项办事指南、文书模板等文件,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针对由于疫情“法治护航筑梦外冈”这一外冈镇品牌活动项目无法线下开展的情况,中心联合司法所、总工会委托上海律宏律师事务所,编写和录制了《外冈司法劳动工会优化营商环境微课堂》系列讲座视频,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渠道推送给企业,供企业管理人员观看学习,让辖区内各企业人事及时了解新要求,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