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的“新岗位”,看他们如何坚守战“疫”……
“老大人”是嘉定农村对长者的尊称,指阅历丰富、热心公益、办事公道的老人,是外冈镇开展基层自治的重要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老大人”纷纷请缨,加入抗疫防疫的一线,有的开展上门宣传,有的在村居出入口协助登记、测温,有的还奔赴道口等一线岗位,成为外冈镇防疫抗疫的一支重要民间力量。有了“老大人”的这股力量,基层疫情防控的堡垒更加稳固,他们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老大人”在文明实践新动力,书写着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战“疫”故事。
防疫战场上的“父子兵”
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望新村河东村民组“老大人”戴建明父子,舍小家为大家,甘为先锋、扛起责任,把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筑起了坚固的“生命防线”。疫情发生以来,戴建明第一时间带领村民们讨论并制订了《防疫村规民约》,走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将防疫宣传也送去了每一个村民家里,倡导村民自觉开展居家防控、自主隔离。他还组织成立了望新村老大人巡逻队,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进行监督观察,义务为他们提供采购生活必需品、收垃圾等服务。针对村民们的聚集和闲逛,他们主动进行劝散、劝回,紧紧扎牢基层一线防疫的篱笆。在他的带动下,他儿子戴春华也主动请缨加入战“疫”。工作日,他在高速公路京沪站值守,双休日,他到村里的通行卡口核查往来车辆和人员信息。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父子俩并肩作战成为最强“防疫父子兵”。村民们也纷纷发动家中的年轻子女加入到“望新村防疫保卫战”,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在葛隆村,有这样一位具有超强影响力的“老大人”,她叫陆明贤,她和丈夫都是老党员,丈夫患有帕金森,常年受病折磨。当疫情防控战轰然打响,她挺身而出主动向党组织报名争当志愿者。然而她带来的不止是一个人的力量,在全村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力严重告急的时刻,在她的号召下,只要是住在葛隆,不是卧病在床的老大人、老党员全体出动。经过村委会综合考虑他们的身体状况后,组成了一支16名党员“老大人”临时志愿者队伍,看着陆明贤和其他的“老大人”们每天风雨无阻值守检查点,党总支书记陈学锋感动的热泪盈眶。“老大人”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担当,感染着大家,为战疫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村口路口就是战场
中泾村位于外冈镇西部,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接壤,为实行封闭式管理,村委会对中泾木勺浜村民组至江苏昆山道口第一时间采取了封闭措施,保留中泾路路口唯一一个可通行的卡点。卡点设好了,卡点防控“志愿者”找谁呢?村干部们也是一筹莫展。“老大人”陈秋林得知情况后,便主动报名,成为村里第一个上岗的志愿者,也成为最早一批参加战“疫”志愿服务的村民。明确了工作职责后,他以最快的速度上岗值守,为来沪人员信息登记、测量体温等,一站就是一整天,从没喊过一声累,他说:“那么多医护人员都奔赴(抗疫)前线,日夜(工作)那么艰苦、我也做不了什么,就为村里出点力吧。”他用一名老党员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金色誓言。他用无私的付出,诠释着“老大人”老有所为的精神和力量。

在战“疫”共克时艰之际,越来越多的“老大人”以星星之火,散发自己的光和热,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他们奉献着,坚守着,就像普通的螺丝钉,钉在防控疫情的最基层,为他们衷心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