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清道夫“兼职”志愿者,守护环境也想守护你
从清晨到黄昏
从街头到巷尾
有一群人
坚守在抗疫一线
默默守护着城市的洁净
他们有许多亲切的称呼
“城市黄玫瑰”、“马路天使”、“城市美容师”
他们是最可爱的环卫工人!
拿起扫帚他们是“疫”线上的
后勤队
2020年的春节,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小区封闭、商场歇业、企业停工……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有一个特殊行业,他们无惧病毒,从未停下工作的脚步,为城市的正常运转铸就坚实的“环卫防线”。
“沙沙,沙沙…”扫把和地面摩擦的婆娑声,伴随着鸟儿清脆的歌声,一曲合奏为崭新的一天拉开序幕。老李是一名外冈的环卫工人,疫情发生后,家人都劝他“别去上班了!外面这么危险,还要每天接触各种垃圾,指不定病毒就‘藏’在里面呢!”家人的良苦用心老李不是不知道,但如果每个环卫工人都被病毒吓得不敢出门上班,路面没人清扫,垃圾没人清运,那病毒不是更容易肆虐吗?戴上口罩和手套,来到再熟悉不过路段,拿起自己的“吃饭家伙”,老李先将树叶和干垃圾分开一堆堆扫拢到路边,防止被车轮和行人踩压留下污渍,再分类铲到对应的垃圾桶中,这些步骤他每天都要重复几十次,在一次次的重复劳动中,平凡的老李践行着自己不平凡的价值。

手握“武器”他们是“疫”线上的
作战员
“老李,来啦。”和同事寒暄几句后,老李熟练地给喷洒壶内加满消毒液,在疫情期间,老李每天的“任务清单”上多了一项消毒工作。喷洒壶、抹布、扫把、簸箕……清点完作业车上的工作用具后,老李便安心地骑上作业车,准备开始一天的清扫工作。
早晨4点50分,比上班时间还早了10分钟,老李抵达工作点,和往常一样,他先给果壳箱换上新的垃圾袋,不一样的是他手里多了一个“武器”。“抗击病毒,医生的‘武器’是手术刀,我们的‘武器’就是消毒液。”老李笑着说道。每天他都要给管辖路段的果壳箱进行消毒,从箱身到边沿再到内部,不放过一个死角。一次次弯腰、一遍遍擦拭,一天下来难免腰酸背痛,但第二天干起活来,他依然一丝不苟。“把事情做好我心里才踏实。虽然累了点,但每次想到自己也在抗疫一线‘作战’,我就很有成就感!”
据了解,外冈的环卫工人每天要清理日常生活垃圾约65吨。针对1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和13个涉及居家观察人员的村居委,环卫所落实专人专车专项隔离生活垃圾清运,作业量在6.3吨左右,确保及时清运,日产日清。在做好日常生活垃圾清运的同时,协助对移动公厕进行抽粪加水保洁消毒工作。为了保障广大居民的健康安全,环卫所每天要对辖区的14座公厕、4座垃圾转运站、22辆垃圾收运车、97个果壳箱等环卫设施进行定时消毒。

脱下“战袍”他们是“疫”线上的
逆行者
“我报名。”
“我也报名。”
“算我一个!”
一听说镇里在招募志愿者,外冈环卫所的员工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几天时间就成立了一支由41名环卫工人组成的志愿队,老李也是其中一员。单位考虑到老李年龄偏大,给他就近安排在居住的村里当志愿者。知道晚上的通行卡点缺值守人员,老李主动跟村委报名要上“晚班”。“村干部白天要排摸返沪人员情况,给大家解答疑问,经常晚上7、8点还看见他们在村里忙活,我能帮一点是一点!”就这样,老李成了通行卡点的夜间“常客”,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叮嘱防护工作……老李的认真负责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一致认可。“这两天晚上还是挺冷的,但每次给村民量完体温收到一句‘谢谢,辛苦了’,我的心里一下子就暖了。”
老李到底是谁?他是我们上班路上那一抹抹朴实的蓝色身影,是我们加完班回家路上那一丝丝反着光的黄色背影,是千千万万环卫人的真实缩影。他们平凡的工作背后是略显粗糙的手和踏着厚厚老茧的双脚。


3月是春天的味道
待清风徐来、疫散花开
我想看看你们质朴的脸庞
还有
温暖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