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全球总部基地项目正式复工,外冈镇重大工程“元气”逐步恢复
国轩高科全球总部基地项目的建成将形成约3000人的高层次、专业化研发团队。项目的实施将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上海市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壮大和引领有积极推动作用。
3月11日上午9时左右,国轩高科全球总部基地项目工地大门紧闭,身着防护服、眼罩护目镜、手戴橡胶手套的门卫安保人员驻守在门口,正在为运输建筑材料的司机测量并记录体温。随后通过工地负责人员的确认和对接,物品得以卸下并被分批运入工地。复工多日来,项目工地采用封闭式管理,建材的交接均在工地外完成,禁止一切外来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国轩高科全球总部基地项目自去年3月开工,原本预计今年10月竣工,但突遇疫情,原先正月二十开工的计划被打乱,实际的竣工时间或将延后至今年12月底。为了能够及时复工,将疫情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小,项目方前期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工地疫情防控方案、对工地进场人员彻底排查、储备好防控物资、对工地进行全面消杀等,因此项目方于3月6日在市建委网站完成备案后,当天就顺利复了工。

该项目的负责人杨可介绍说,“目前建设、施工、监理三方30余名人员已全部到岗到位,第一批工人65人已经进场施工,这批工人于2月返沪,在宿舍区进行居家健康观察,施工作业分散布置,其余工人也已在安排分批返沪。”
“我2月21日回来的,我和几个同事同村,离城里远找不到车,工地就派了专车统一来接我们,一路过来还测了好几次体温。”工人王建是该项目首批复工的工人之一,他和村里的几个同事于安徽乘坐公司统一安排的中巴来到上海。路途中,多次被核查证件、测量体温、申报个人健康信息、被要求分开坐,到达工地后,又被要求进行消毒、防疫知识教育,这让他觉得很严格。随着工地的复工,针对一些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工人交通不便的问题,项目方制定了相关方案,派出了三辆省际“班车”,前往安徽等地接工人返沪。考虑到防疫要求,原本可乘坐19人的中巴车辆,如今最多只能乘坐10人,中途,司机还要对车辆进行多次消毒。

回到工地,王建还发现“工作待遇”提升了不少。为了有效实施居家健康观察,原本4至5人一间的宿舍,变为了“单间”,且有专人上门送餐。每天早上8点和下午1点开工前,防疫人员会对每位工人测量体温进行登记。用餐方式也由集中用餐,变为分散就餐、分时段供餐等方式。

除了上班的流程变“复杂”外,环境要求也“严苛”了许多。下午1时左右,走进工地食堂,一股84消毒水的味道隔着口罩依然非常明显,防疫人员李海南正在用稀释后的消毒水进行消杀,稍后,他还要去厕所、楼道、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消毒,他说自从复工后,每天起码要喷洒二十多罐稀释过的消毒水。
据杨可介绍,为了能尽早顺利复工,早在疫情之初,公司便开始采购口罩、消毒液、手套、防护服、额温枪等防疫物资,目前可以满足工人们至少半个月的用量,而且公司还会按照需求不断提供补给,而施工方搭建的一百多间宿舍也足够保证2人一间的居住要求。

同时,区建管委、镇城建办也在复工前及复工后多次进行现场踏勘,详细查看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项目现场的施工现场人员集聚管理、人员排查、封闭管理、防疫物资储备、卫生安全管理、应急措施等方面情况,明确施工现场各方主体职责,并提出了完善建议,切实保障复工后有序安全施工。

据悉,国轩高科全球总部基地项目位于嘉定区外冈镇清能路299号。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92261.6㎡,建筑面积156667㎡,建筑物地下一层,建筑高度23.9米。项目建成后,主要功能定位为全球总部基地,不涉及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