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没地扔?移动投放点已上线
早上5点半,一辆垃圾分类回收电动车准时停靠在锦园路望新集贸市场边,不时会有居民过来投放生活垃圾,工作人员则在一旁指导,一天的垃圾分类“流动收运”工作从这里开始。去年下半年,马门村开始在锦园路上实施垃圾流动收运,到现在已运行近一年。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我们一起来看看。
丁天诚是居住在锦园路的租户,他告诉记者,“原先没有流动收运垃圾的时候,垃圾投放点距离住处挺远的,有些人为了少走些路就将垃圾随地乱放。现在这种现象基本没有了,因为垃圾桶‘动’了起来。”像丁先生这样的租户,在外冈镇望新集贸市场附近有150余户,他们大多分散居住在锦园路、仙桥路周边。
自去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实施以来,外冈镇全面推行沿街商铺生活垃圾上门收运工作,并撤除了街面的垃圾桶。租户们想要投放生活垃圾需要走到位于一公里外的马门村垃圾投放点。由于路程较远,租户主动分类投放的意愿并不高,造成垃圾乱扔、周边环境脏乱等问题,周边商户投诉不断。针对这一问题,马门村第一时间与镇市容办、镇环卫所进行商讨,通过实地查看、面对面协商、听取租户意见等方式,最终,决定采取垃圾流动收运方案。马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龚勤章告诉记者,“原先这片区域没有垃圾箱房,垃圾桶都撤走后,出现了‘垃圾落地’,而增设垃圾中转站选址又难以获得理解支持。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们就决定通过移动投放点来主动收取垃圾。”
第一轮试运行时,由马门村工作人员于每天早上7点至10点,下午3:30至6:30准时“驻扎”在指定地点收取租户生活垃圾。由于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等不定因素,不少新住户对投放点情况不了解,导致按要求投放生活垃圾的租户较少。为此,工作人员每月进行多次宣传资料发放和上门面对面宣传,并安排工作人员每天两次街道巡逻。运行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发现,依旧只有一半左右租户前来投放生活垃圾。通过上门与租户沟通后得知,大多数租户认为投放时间设置不够合理,与上班时间有冲突。根据租户们的反馈意见,马门村又将时间调整为每天早上5:30至8:30,下午5点至8点。如今,这一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达98%以上。
下一步,马门村将继续加强对房东的管理,建立房东联络微信群,掌握租户们的具体情况,同时要求房东对新进租户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使租户们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不断优化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