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风筝、做风筝,还会斗风筝!不老的追风少年,真飒!

发布时间:2021-04-20点击数:
更多

草长莺飞的春天,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在嘉定外冈,有一位年过六旬的“风筝达人”何文光,他做风筝、玩风筝已有20余年,朋友们都称他为“不老的追风少年”。

走进何文光的家中,客厅里摆满了各式各样、惟妙惟肖的风筝。地下室的一角,被他改造成工作室,桌上整齐摆放着制作工具,一旁的风筝设计图纸,已经积攒了厚厚一摞。

5d00375025c541d68bbce711785c2e1d.jpg

20多年来做了多少个风筝,何文光早已记不清了。退休前,他与同是上海市风筝协会会员的朋友,开了一个专门研究风筝的工作室,经常与全国各地的风筝爱好者交流探讨。退休后,何文光依然时不时做风筝、玩风筝。风筝,早已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聊起自己最爱的风筝,他脱口而出“长串风筝”。据何文光介绍,常规的传统风筝制作工期大约两三天,而长串风筝的工期则长达数月。“长串风筝顾名思义是由一个个小风筝串起来的,提前准备好小风筝后,依次糊到风筝骨架上。放飞的时候特别漂亮!”何文光告诉记者,自己做过最长的风筝要数龙形风筝,足足有25节,长达80米,需要3个人协助才能放飞。

9430d55f756741ddab287b6a3b2b3cd3.jpg

看似简单的传统风筝,实则非常考验制作者的功力。从竹子的选取、劈削、扎骨架,到图样绘制、裁剪、糊浆、调试,直至风筝最终成型上天,都有门道可究。何文光告诉记者,风筝制作有一套专门的公式,每个细节都有讲究,这样做出来的风筝才能飞得高、飞得久。

86a305128536434992d0d6bc89ac5a62.jpg

何文光与风筝的不解之缘,要从自己的女儿说起。在女儿小时候,何文光每年春天都会带她去公园放风筝。放着放着,感觉市面上的风筝千篇一律,他决定亲手给女儿做一个专属风筝。就这样,何文光正式踏上了“风筝之旅”,还通过风筝圈,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鸢友。

a027a8b16d5d421c85a1a41930ecd7d0.jpg

遇到好天气,何文光会约上三五好友到公园去放风筝,一时兴起还会“斗”风筝。两人分别将风筝放高,随后操控风筝线让两个风筝“打架”,放线与收线的微妙变化,可以使风筝在空中迅速地升降、旋转、左右打滚。稍有差池,“斗输”的风筝便会从空中跌落。何文光说,“斗”风筝的获胜诀窍取决于收线速度,关键是看准出击时机和方位。在他的操控下,风筝如同一只灵活的“战斗机”,在空中自由穿梭。他制作的“打斗”风筝还曾在潍坊风筝节上获奖。

何文光经常受邀到学校普及风筝文化,一边普及风筝的由来,一边教孩子们做风筝。“风筝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风筝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希望更多年轻人成为‘追风筝的人’,将这项传统手艺推广并传承下去。”何文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