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定外冈,这家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原料企业正加紧赶工

发布时间:2022-04-02点击数:
更多

cb03c5c3700a4371a5da94707e8e3259.jpg

3月11日,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明确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面对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需求大大增加的情况,最近,嘉定区外冈镇一家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外协工厂正在加紧赶工。

b04f6f2b34dd4a59931c56d6397bd7c6.jpg

“我们公司的日产量近7万人份,每个测试条都需要我们人工操作,因为中段的硝基纤维素膜一旦有轻微划痕,就不能要了,所以只能靠手工操作。”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外冈镇的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看到,与周边空荡荡的办公楼不同,这里的生产车间里热火朝天,一派忙碌景象。

df62861e7ee54ba18bbd8406019ea5a1.jpg

“经过一年多研发,去年3月我们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首先获得了抗原检测CE认证,并量产销往国外。”捷门生物研发部门负责人娄珺告诉记者。早在2020年2月,捷门生物就开始着手研发新冠特异性IgG/IgM检测试剂盒(荧光层析法)。2021年,新冠疫情在国外持续发展蔓延,一些国家开始推行新冠自检试剂盒,捷门生物生产的荧光检测试剂盒销往土耳其等国。“但由于新冠特异性IgG/IgM检测试剂盒(荧光层析法)需要配备专业仪器和专业人员,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我们后续又研发了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娄珺说道。

cf36b36e26574282a071558bb1d0a472.jpg

说起研发过程,娄珺表示,企业有近30年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经验,因此研发周期相对不算长,但过程也并不容易。“我们新冠检测试剂盒项目组有六位研发人员,第一对抗体原材料送来后,我们花了2个月调试出了相对较优的配比方案。”但随着病毒不断变异,每更新一对抗体,研发人员便需要重新调整实验参数,有的参数调整周期相对较长,还需要进行烘干过夜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经过上百次试错,研发人员最终找出各项参数的平衡点,获得最优结果。“从原始毒株到最新的变异毒株,每对抗体都有不同特性,各种实验参数都要去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迭代了六款产品。”娄珺说。据介绍,新冠病毒自检试剂盒目前市场假阳性率平均在0.2%到0.5%。“原则上,假阳性率越低越好,灵敏度越高越好。在美国的临床试验机构里,我们测验下来暂时并未出现假阳性的情况。”娄珺说。

893852da97e5402f90e2439c83afa946.jpg

此外,试剂盒生产过程对环境的要求也相当严苛,难点在于需要具备现代化诊断试剂洁净车间,环境湿度必须低于30%,一般的生产企业很难达到该标准。“我们靠楼顶的两台机组进行抽湿,同时将外部空气吸附过滤后进行加热再生,后续经由水冷机组冷却并过滤后再吹入室内。”娄珺介绍。

由于捷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正在申请注册证,捷门生物目前只能为下游企业提供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原料。目前,捷门试生产的3批试剂盒已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注册检测,正在临床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