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票”打交道,方寸之间容纳岁月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2-09-12点击数:
更多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吃饭要粮票、做菜要油票、穿衣要布票

如今粮票虽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已然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446873d194e34de0b0fbe494779eeacd.png

家住外冈镇的谢磊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便收集粮票

如今,收集粮票、布票、

油票等票证达200多张

在他眼里

粮票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和缩影

承载着许多人属于那个年代的回忆在谢磊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十多本装订成册的粮票,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定额粮票等,面值从100克到10公斤不等,每一张粮票采用塑封进行保存。“有的时候为了一张粮票,需要在地摊、旧货市场和展会上找两三年才能找到,很看运气和缘分的,有的时候越想找的还越是找不到。在出门寻找前,必须要做足功课,查询资料,了解每套粮票发行的类别、数量和范围。”谢磊说道。

84289fdade7c48c08ab1f49e10e4e17c.png

粮票作为各级政府发行的一种票证,字体十分讲究,早期粮票上的文字多为楷书,上世纪70年代以后,票名出现隶书、行书和黑体等多种字体。更为难得的是,与邮票相比,粮票票面上的图案设计也是独具风格。仔细翻看会发现,每个地方的粮票图案都各不相同,山川风景、名胜风光、革命圣地、人物风采和城市建筑票等等,展现了我国壮阔的大好河山,也记录了时代发展的进程。

“粮票的底纹色调淡雅,但面额字体的花纹多以谷穗或麦穗为纹,也有多变弧形纹,并套以多色,从而达到烘托面额并点缀票面的效果。”谢磊拿着1966年“伍市斤”的粮票说道,不同年代的设计者在粮票外观上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即便是看似最普通的边饰花纹,既有单一型的,也有对称型以及多边型的。花纹内容有传统式吉祥纹、如意纹,也有写实性的稻穗纹、花草纹,当然也不乏弧线、几何线等,样式丰富多样。

bf661b310b094d63b33453abd312bc45.png

“现在的年轻人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不知道粮票的用途。别小看这小小的粮票,那时候物资缺乏,供应紧张,手头有钱没票,也买不到东西,买米买肉要票,买油买煤也要票,一切只能凭票供应。”谢磊告诉小编,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过去的艰苦日子不能忘,已经陈旧的粮票时刻提醒他要勤俭节约,珍惜粮食。同时,他也想把“粮票精神”传承下去,将收藏的粮票用于教育青少年铭记历史,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