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点提质,筑牢为民服务主阵地
宽敞的会客厅,茶歇的小庭院,休闲的图书角......近日,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与太仓市城厢镇新农村共建的“厢约冈湾”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已改造完成,这里地处两省交界处的友邻农场附近,更便于两地党员、村民沟通交流,也将进一步推动“友邻党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互融共通。
效果图
“在嘉昆太‘同圈党建’的大背景下,为推动毗邻党建联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我们双方共同设计了这个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新农村愿意提供场地,我们也主动提出负责落实装修的全过程。”外冈镇葛隆村党总支副书记高志刚介绍道。
目前,“厢约冈湾”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的周边环境由新农村的工作人员负责维护,后期将通过双方协商建立定期工作交流机制,组织党员开展多形式的交流学习主题党日活动、联合环境整治等,打造“友邻党建”新模式。
近年来,葛隆村和新农村通过“友邻党建”微信群搭建党建工作沟通协调平台,共同研究解决各类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共同清理和治理沪苏交界处的“天然垃圾场”,“一河一园”的整治和修建到新农村帮助葛隆农场主代耕农田,“友邻党建”的效应正在逐步扩大。
如今,沪苏交界的环境面貌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葛隆村与新农村又进一步推进“换地代管”模式的落实。“以前农忙时,两村人偶尔会因为农机进出作业不方便,或是倒垃圾堵塞水道影响农作物种植等问题产生一些矛盾,但在‘换地代管’模式下,不仅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还可以在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里坐下来交流交流种植经验。”新农村村民何伟民说道。
据了解,葛隆村与新农村因省界的划分及沪苏通铁路贯穿,大量农田被切割为多个零散小块,对两地农户无论是在耕种上还是生活中都有些许影响。于是,双方在多次调研协商后,决定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把涉及的零散农田相互交换,化零为整,打造“换地代管”模式。
“我们共管跨省河道,共建交界地向日葵花海,共享林地公园健身步道,更将共谋乡村振兴发展蓝图。”葛隆村党总支书记陈学锋告诉小编,葛隆村与新农村作为保留保护村庄,将保留江南古镇与传统农村风貌,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合力打造出独具两村特色、互惠共赢的农村新型文旅项目,为两村实现乡村组团振兴打好基础。
在兰郡社区,小编看到原本废弃的杂物间被改造成了“花田洋房”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用于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管理、议事、服务等工作,带动社区居民“零距离”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互帮互助、邻里和睦的良好氛围。“为了让社区骨干、社区党员更加了解社区动态,‘花田洋房’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特别设置了‘三日’机制,并安排志愿者轮岗接待。”兰郡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钱晨说道。
“厢约冈湾”“花田洋房”等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陆续完工,不断放大阵地体系的辐射效应。据悉,外冈镇目前已建成7个镇级党群服务阵地,25个基层党群服务阵地以及60个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并力争在年内完成所有107个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的建设,做实基层治理、便民服务等功能,打造不同类型的精品站点。
下一步,外冈镇将着力推动网格规范有序运行,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将服务送到百姓“心窝”里、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