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庆新春!外国友人与少数民族在外冈共赏独特年味

发布时间:2024-02-02点击数:
更多

“‘家’的基石代表了祖辈,顶梁柱代表了父母,在中间被大家呵护着的是孩子们……”近日,一群生活在外冈镇的老外和少数民族代表欢聚在葛隆村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共同庆祝新年的来临。为了让少数民族朋友体验综合材料艺术,丹尼提前准备了木珠、纸管、胶枪和马克笔,经过大家一个多小时的绘画、拼接、粘合,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家”完成了。

图片

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叫两米丹尼,是一名来自荷兰的新外冈人,也是一名艺术工作者。问到为什么叫两米丹尼,他告诉小编,“米”字比“术”字多一点,他秉承“技术里面多一点艺术,艺术里面多一点技术”的创作原则,这就是“两米”的由来。他先后创作了《视海为家》《西大街紫藤》《文化馆一角》等与上海、嘉定相关的艺术作品。

谈起活动初衷,丹尼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对中国拥有56个民族的这种多元化和包容性感到敬佩,也对民族间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充满好奇。他的代表作之一《家》就是以此为灵感创作的。在这样的情感交织下,他和妻子沈林俐主动联系了外冈镇相关部门,在协助下召集了一群少数民族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图片

图片

“大家对综合材料艺术都了解得不多,组织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推广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和少数民族朋友多沟通交流,进一步学习中国民族文化。”丹尼说道。据了解,此次活动吸引了满族、回族、彝族、瑶族等不同少数民族参加。

值得一提的是,丹尼现场也制作了一个新的“家”。“红白蓝相间的半边代表了荷兰,带有黄色和红色的半边代表了中国,红色的龙飞腾直上,象征着中国如巨龙崛起的气势。”

图片

图片

为了答谢丹尼的公益授课,少数民族代表还带来了民族特色小吃富察皇后糕、斑斓春笋酥、油饼子等。来自满族的田媛媛提到,由于满族历史上是个狩猎的民族,又喜欢吃面食,经常外出的时候带上既耐饿又方便的面食干粮,后来这种面食干粮又演变成了许多风味独特的糕点,统称为“饽饽”。大家边品尝美食,边述说着各自过年的风俗和在外冈生活、工作的经历,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都比较腼腆,这次新春活动给了大家一次交流分享的机会,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大家都非常开心。”外冈镇少数民族联合会会长沈秋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