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这对嘉定籍作家夫妇用文学唤醒城市文化记忆
冈申书萃大课堂、春日诗词飞花令、非遗漆染书签制作……4月23日下午,外冈镇“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在外冈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展开,将上海石库门的风韵、古诗词的雅趣与非遗技艺的匠心巧妙融合,让市民们在文学中唤醒城市文化记忆,在多元形式中感受读书的魅力。
“石库门是上海极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也是上海人的‘集体记忆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城市记忆……”嘉定籍作家夫妇楼耀福与殷慧芬联袂开讲。这对文学伉俪以“从石库门里感受上海风情”为题,以殷慧芬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创作的、8篇以石库门弄堂生活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自选集《仇澜》为引,通过一张张旧时的老照片和年少时在弄堂里生活时遇到的小人物和平常事,展现了石库门里的邻里百态,弄堂间的烟火日常。
“我是弄堂生活的亲历者,是一个站在舞台上的人,我看到的是来来往往的人和他们的命运。”正如殷慧芬所言,“弄堂如今已经物是人非了。我作品中的这些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可是人物原型和生活细节,就像水脉一样浸润了我的每一片文字……”殷慧芬和楼耀福用细腻的文字和讲述,将市民们带回梧桐掩映的弄堂深处,以小见大,体会当时上海市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在探寻石库门文化的进程中,本次讲座特别融入 “扫黄打非・护苗” 内容,让历史传承与文化守护同频共振。石库门不仅是承载城市记忆的建筑符号,更是滋养精神家园的文化载体。活动现场,嘉宾与市民共同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浪潮中,以 “扫黄打非” 为利剑抵御文化糟粕侵蚀,守护石库门所代表的优秀海派文化基因;以 “护苗” 行动为沃土,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培育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让石库门里的邻里温情、弄堂间的文明风尚得以延续,为城市精神注入清澈活力。
读书分享会后,市民们以 “春” 为令展开诗意接力,“春眠不觉晓”“当春乃发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诗句此起彼伏,随后大家动手设计制作非遗漆染书签,在书签上渲染春日色彩。市民庄悦感慨:“这场活动将阅读、诗词与非遗结合,形式非常丰富。在‘世界读书日’当天,我在石库门文学里读到了上海,在飞花令中读到了春天,还完成了非遗书签的制作,很有纪念意义,也期待明年更多精彩的活动!”
从石库门文学的岁月沉香,到诗词飞花令的雅韵流转,再到非遗漆染书签的匠心手作,活动始终贯穿文化传承与安全守护的双重脉络。正如现场一位 “护苗” 志愿者所言:“当我们在文字中打捞城市记忆时,更要为这些文化珍宝筑起‘防护网’—— 让正版书籍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让健康阅读成为滋养心灵的养分,这正是‘世界读书日’赋予我们的双重使命。”
“嘉定不只有F1赛道的速度,也需要文化传承的温度。”楼耀福、殷慧芬夫妇已在嘉定生活了近60年,见证了嘉定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和革新,楼耀福认为,“当数字洪流冲刷着城市记忆,我们更要留存好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希望文学和阅读能成为一把钥匙,让年轻人在触摸历史纹理时,读懂这座城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