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F73220002022001 | 发布机构: | 外冈镇 |
生效日期: | 2022年07月05日 | 文 号: | 外府发〔2022〕4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街镇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人民政府
外府发〔2022〕4号关于印发《2022年外冈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的通知
经研究同意,现将《2022年外冈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嘉定区外冈镇人民政府
2021年7月5日
2022年外冈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持续巩固提升本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现结合本镇工作实际,制定2022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抓住《条例》施行三周年关键期,抓巩固、补短板、提实效,全面落实“党建引领、属地责任、物业履责、强化宣传、科技赋能、执法保障”的长效机制,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稳步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固化市民良好分类习惯和文明行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持续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二、工作目标
巩固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垃圾分类管理中应用,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居民普遍养成垃圾分类日常习惯。全镇干垃圾日均控制量低于60吨;湿垃圾日均分类量高于25吨;可回收物日均量高于18吨,其中主体企业日均回收量高于12吨。
(一)智能管理提升分类实效
加强源头分类常态长效管理支撑能力,深化智能监控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误时投放等场景应用,居民普遍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保持全镇垃圾分类成效稳定在高水平,居村、单位及公共场所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二)规范收处补齐工作短板
巩固前两轮国家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突出问题等整改实效,持续完善垃圾清运作业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落实两网融合场站规范运行。
(三)管执联动强化执法支撑
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居委、物业、环卫公司、管理部门与城管部门定期联系、信息共享、联勤联动、线索移送、案件通报的工作机制,形成垃圾分类执法检查高压态势,有效破解生活垃圾分类瓶颈问题,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精准管理水平和分类成效。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提升源头分类品质
1.持续提升居民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优化“一小区一方案”,发挥居民区党建引领作用及居民协商共治,持续推进定时定点监督与节假日延时投放模式。鼓励基层管理模式创新,逐步推进投放点、垃圾房及周边环境美化,进一步完善投放点消毒除臭、给排水等便民利民设施改造。强化一网统管技术应用,协同强化执法保障,普遍完善社区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机制。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6:00~21:00时段内集聚性小包垃圾现象。夯实物业法定责任,推进90%以上居民区物业保洁员“一岗双责”制度,督促物业企业落实保洁人员履行社区垃圾分类源头投放管理责任人相关义务,做好投放点撤桶、换桶和投放点周边环境卫生保洁等管理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服务能力和分类存储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地区村民分类意识及分类实效,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营造陆域清、水域清、空气清的村容村貌。
2.有效巩固单位及公共场所分类管理实效。按照“行业牵头、属地推进、单位负责”的原则,依法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责任,通过告知管理、联动巡查、加强惩戒等方式,切实提升中小学校、医院、菜场、饭店、工厂、沿街商铺等各类区域流动人群分类意愿和实效。
3.全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拔点整治。重点围绕居住区、农村、单位三类场所的设施配置、宣传氛围、分类实效、投放环境、长效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拔点攻坚专项整治。通过锁定清单、落实班子领导包干督办等方式攻克困难,切实补好补齐垃圾分类短板问题,杜绝新问题的出现,防止老问题复发,促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推动外冈生活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
(二)进一步规范垃圾收运服务
4.严抓环保突出问题长效管控。继续巩固前两轮国家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突出问题等整改实效。持续开展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转运等过程污染(如垃圾残液、冲洗废水、异味、噪音等)的日常检查,建立及时发现机制,落实即知即改。严格执行装修垃圾残渣、陈年垃圾整治残渣进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流程管理,落实专项分类处置。
5.持续改善清运作业形象。督促环卫公司加强与社区、物业沟通协调,扩大居住区白天“定时定点投放”结束后实施垃圾清运的覆盖面,力争2022年三季度覆盖面达到100%,改善投放点及厢房内部环境。组织开展环卫作业扰民治理专项行动,做好作业扰民投诉、清运超载、混装混运等问题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制度,对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的生活垃圾,运用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清运单位源头拒收采集上传、管理部门审核移送、执法部门跟进督查的闭环管理。
(三)积极破解资源化利用瓶颈
6.优化提升两网融合回收服务能级。提升服务点、中转站运营管理水平,鼓励标准化、规范化经营,确保整洁卫生和消防安全。推进两网融合中转站改造,实现达标管理规范运行。持续将废玻璃、废纺等低价值可回收物托底收运落实情况纳入主体企业日常考核。
7.持续提升回收服务便捷度。以每周定时定点回收、一定数量上门有价回收、定点预约回收等方式,规范主体企业在居民区的可回收物服务行为,打通两网融合居民端“最后一百米”,形成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服务点网络。
(四)夯实长效监管执法保障
8.加快数字化监管应用。持续推进建设镇级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一网统管”信息化平台,加快探索和配置视频监控、智能监控等感知终端,落实居民区集中投放点100%可视化监控覆盖和50%以上智能化监控覆盖,并深化智能监控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误时投放等场景应用,提高生活垃圾源头管理的响应度,基本建成街镇级生活垃圾全程监管应用平台。
9.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围绕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对象,加强案例公示、媒体曝光等手段运用,形成垃圾分类执法检查高压态势。加强社区执法监督力度,将垃圾分类执法向社区延伸,利用垃圾分类智能技术,积极运用“非现场执法”等现代审批改革手段,提高执法监督效能。提升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对不履行分类义务、乱丢小包垃圾且屡教不改的人群强化执法处罚,力争居住区个人案件查处数量实现明显提升,有力震慑垃圾分类违法行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联动。进一步发挥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大日常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力度,进一步健全运行、考核、激励等具体配套制度。
(二)完善长效常态管理机制。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工作,围绕短板问题和管理趋势,加大检查通报力度,以评促改。应用“城管通”“政务微信”等手机工作终端,强化专业督查、第三方巡检与社会监督等多方参与,形成发现、移送、处置工作闭环。
(三)深入凝聚社会共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新闻宣传,组织开展《条例》三周年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持续面向学校、社区、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创意发明、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发挥城管社区工作室等平台作用,加强对窗口区域、公共场所、流动人员等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宣传引导。
关于印发《2022年外冈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