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F7310000-2016-002 | 发布机构: | 外冈镇 |
生效日期: | 2016年02月23日 | 文 号: | 外府发[2016]5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街镇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人民政府
外府发[2016]5号外冈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外冈镇深化社区警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机关各部门、各成员单位:
《外冈镇深化社区警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外冈镇人民政府
2016年2月22日
外冈镇深化社区警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动社区警务与村居社会管理的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外冈镇社会治理从“整治”到“管治”到“善治”的迈进,根据嘉委办发[2015]39号文件《关于深化社区警务改革与村居社会管理整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外冈实际情况,特制定外冈镇深化社区警务改革试点工作措施17条,加以贯彻实施。
一、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创新社区警务的勤务运作、力量整合、考核激励、实战保障“四项机制”,切实发挥社区民警在深化警务改革与村居社会管理融合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社区警务工作目标。
二、组织机构
成立外冈镇深化社区警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外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沈飚任副组长,外冈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联勤办、组织科、各村居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外冈派出所,外冈派出所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局深化社区警务改革试点工作的统筹推进、协调落实、情况报送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创新勤务运作机制
1、制定社区民警工作任务标准化清单
按照《上海公安机关社区民警工作规范(试行)》要求,梳理社区警务工作要点,明确社区警务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将工作职责任务显性量化,理清社区警务的勤务运行,指导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当前,社区民警工作共分为实有人口管理、掌握社情民意、开展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开展群众工作五大类二十九项工作:包括实有人口、实有房屋数据采集录入、来沪重点关注群体人员管理、重点人员管控、社区治安重点关注人员管理、户政管理协查、境外人员核查管理;碎片化信息采集、情报信息收集核查、治安信息员管理、系统推送信息处置、社区网络交流平台信息采集;群防群治力量整合、群防群治队伍管理使用、村居物技防建设、可防性刑事案件回访、社区防范宣传;参与村居多位一体社区自治管理、联系村居委治保工作、三防及消防安全检查、社区盘查、重大刑事案件核查处置、行业场所、内保单位协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社区巡察走访、入户走访、群众求助办理、警务室定期接待、警情通报和社区民警述职、社区矛盾纠纷化解。
2、科学合理安排社区民警勤务
根据《嘉定分局社区民警勤务运作规范》,以社区为中心原则,社区民警原则上不参与公安派出所的白天值班勤务安排,白天主要到社区开展工作;晚间、夜间的值班勤务根据值班组情况统筹安排。社区民警原则上在社区内开展工作,每周至少固定1个半天在社区警务室开展群众接待。社区民警要每日分析管段内的治安警情,做好治安分级分色预警,并依托警务室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的辅助力量勤务指挥调度工作,每周不少于1次带领辅助力量在辖区内开展公开巡逻。
3、建立村居治安状况预警通报机制
会同镇综治办依托公安信息应用平台,对社会治安重要指标进行研判,建立村居社会治安分级分色预警机制。形成每月向各村(居)委通报治安情况制度,调动各村居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控制发案。
4、实化社区民警防范宣传工作
一是各社区民警每周在管辖小区开展一次早晚高峰立岗,有针对性的选择人流量大的时段立岗,开展防范宣传和提醒,农村地区社区民警要在本辖区人流量大的时段和路段错时开展巡防盘查和防范宣传。二是安排各社区民警要在各自辖区案件多发重点区域每旬开展一次社区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挂横幅等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三是安排各社区民警对各管段内的村(居)委每月开展一次警情通报会进行防范宣传,对案件高发区域要结合社区述职、东方讲坛等形式即时开展警情通报会提醒居民针对性地进行防范。
(二)创新力量整合机制
5、拓展延伸警务室功能,创新警务室运作
按照《上海公安派出所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按照一村居一警务室的标准在三年内布局完成。同时积极会同镇综治办、司法、信访、城市联勤网格化中心、人口等职能部门,在当前已建成的村居综治联勤工作站的基础上,借助其“综治维稳、社区警务、司法调解、法制宣传、信访接待、人口信息采集、特殊人群管控、联勤指挥”八位一体的优势,社区民警兼任副站长并协助站长开展工作,进一步拓展社区警务室功能作用。在一些重点地区试行流动警务车,把处警、宣传、防范、调解等功能有机结合。
6、配足配齐社区民警,落实社区民警兼职全覆盖
通过统筹合理安排警力,按照分局实有人口与社区民警比例不低于6000:1的配备标准,在达到基本配置基础上,三年内逐年实现“一村(居)一警”。以每日晨会“四随练兵”为载体,在民警队伍中不断加强社区警务相关业务的培训,在实战中锻炼青年民警,通过岗位调整,新老搭配AB角、新警带教等方式,调整充实社区民警队伍,保证社区民警队伍的稳定发展。同时加强与外冈镇组织、民政、司法、市容城管、联勤等各部门沟通,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民警拓展业务培训,提升社区民警业务能力。进一步落实符合条件的党员社区民警兼任村居委党支部副书记,协调镇综治办落实社区民警兼任村居综治联勤工作站副站长。结合村居社会管理工作推进,明确社区民警参与村居委党务和综治联勤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引领社区警务工作全面推进。
7、配齐配强村居治理工作专职队伍
各警务室配备1名专职社区民警,并设置AB角,依托警务室建设工作后,每个警务室配备治保主任1名、调解主任1名、综治社保队员1名、结合管段实际配备联勤队员若干名、社保队员若干名、同时按实有人口1000:1配备人口综合协管队员,但每个警务室不少于1名。上述配备人员辅助社区民警开展相关社区警务工作。外冈所会同镇综治办、城市联勤网格化中心等单位,指导督促各村居委,配齐配强村居平安建设工作专职队伍。
8、促进群防群治队伍常态化运作
加强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通过加强和街镇综治部门的对接,根据前期制定的《外冈镇关于深入推进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好社区民警积极做好群防群治守护网中“面、点、线”三类队伍的业务指导,并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性、阶段性参勤任务,协调村居委做好群防群治队伍召集和勤务落实。同时加强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中的反恐、治安信息员队伍建设,制定规范流程,落实好收集、流转、反馈、奖励等机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
9、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营造防范宣传声势。
一是安排各社区民警利用各村(居)委的宣传栏,张贴派出所防范宣传内容,并每月结合辖区实际更换宣传内容,抢占村(居)防范宣传阵地。二是安排各社区民警要协调市场、小区、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制作防入室盗窃、三车盗窃、诈骗防范宣传横幅,在外冈农贸市场、望新农贸市场、百安农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处,各居民小区及企事业单位内部悬挂防范宣传横幅,要求做到悬挂整齐、经常更换、不影响市容市貌。三是安排各社区民警要对管段内社会面拥有LED电子屏幕的小区、企业、店铺进行全面排摸和梳理,通过警企合作、警社合作的形式择入防范的提示内容,使滚动电子屏都播出防范宣传内容,特别是针对外青松公路、祁昌路两条的沿街店铺,要在沿街店铺的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治安防范提示。
(三)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10、改进优化社区警务综合考评
要合理统筹社区警务工作考核,设定考核项目,并结合村居社会管理600分考评机制,对社区民警在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和公共安全等牵头主项目上采取捆绑考评,进一步明确在其他社区治理项目推进上的法治保障职责,按照“权、责、利”相等的原则,科学合理综合社区民警的工作绩效评估,促进和引导社区民警积极主动参与村居社会管理各项工作。社区民警在村居社会管理考核中,积极作为,其管辖警务区内村居委考核达A级的,社区民警参照村居社会管理考核奖励形式予以一定奖励。在考核中,社区民警管辖警务区内的村居委在村居管理考核中未达到A级村居委标准的,且其工作较往年无明显进步的,年内取消评优资格,不得参与分局十佳社区民警评选。
11、制定实行科学绩效评估
通过量化指标、显性通报、考核奖惩,建立对社区警务工作规范完整、科学合理的考核考评体系。加强对社区民警社区警务工作考核,主要考核社区民警辖区可防性案件防控数据同比增降幅、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率、防范宣传工作等。同时,增加通过社区民警提线索破案的考核奖励,调动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2、加强警综平台系统社区警务的跟踪检查
加强对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深度使用,安排专人每月对社区民警警综平台上的走访排摸、可防性案件回访、纠纷类“110”警情回访、基础信息采集和重点人核查等工作任务进行检查。实行提醒加通报的制度,每月25日对警综平台社区警务的相关工作进行上网提醒,次月5日对上月警综平台社区警务工作未按规定完成的情况进行通报,同时纳入社区民警的个人目标管理考核中。
13、积极引入社会评价机制
建立完善社区民警的社会评价体系,就社区民警在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和公共安全等牵头主项目上的工作表现和其他社区治理项目推进上的法治保障工作,每季度向村居委发放调查问卷,听取村居委干部评价和意见。会同镇综治办在组织开展全区安全感满意度自测自评工作中,重点向辖区群众了解社区民警的社区见警率和群众知晓率,听取群众对社区警务工作以及社区民警的意见建议,相关测评结果将纳入社区民警年度履职考核。对村居干部反响较大,群众认可度较低的社区民警,分管所领导进行面谈,如仍不能胜任社区民警工作岗位的,将及时换岗。
14、优化激励保障
树立优秀民警典型,将优秀社区民警的工作动态及先进事迹展现在“外冈所-平凡的故事”主题帖中,并上报分局,同时结合市公安局开展的优秀社区民警评选活动以及区级层面举办的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将评选出的优秀社区民警推荐给分局参加优秀社区民警和先进人物的评选。
15、建立自主任务与推送任务相结合工作模式
根据《嘉定分局社区民警勤务运作规范》要求社区民警按照外冈所工作任务部署,结合辖区社区警务工作情况,自主开展工作任务。同时,社区民警对自主任务,需要制定每月、每周工作计划与小结,并报外冈所综合指挥室。外冈所综合指挥室根据社区民警报送的自主任务安排,结合派出所工作任务情况,向社区民警同步推送工作任务。社区民警对公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推送的任务必须按照要求,及时汇报任务落实情况。社区民警自主任务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推送任务和推送资源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局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四)创新实战保障机制
16、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
根据《嘉定分局社区警务室运作规范》进行建设,按照“一个居村委一个警务室”的标准来设置社区警务室。社区警务室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5平方米。警务室按照规定统称为“外冈镇XX村(社区)警务室(综合联勤工作站)”。在警务室外墙醒目位置悬挂公示牌,公布民警照片(着制服)、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在警务室定期办公时间等。《警务室工作制度》、《社区民警工作职责》、《警务区范围示意图》、《警务人员公示牌》、《人员去向留言板》等制度规范在警务室上墙。警务室每周开放不少于5日,开放期间必须安排民警或辅助人员值守、接待。警务室每周确定不少于1个半天的固定接待日,必须由民警开展接待工作。
17、强化装备配备保障
根据公安民警统一装备要求,为社区民警配齐六件套和警用PDA、取证仪等警用装备。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中要善用装备,保障好社区警务执法工作。同时在交通工具方面,外冈所向镇党委汇报,争取为每名社区民警配备警用电瓶车以方便农村工作实际需求。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化社区警务改革试点是市区公安局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村居社会管理的重要助力。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化社区警务改革对于创新村居社会管理、加强基层建设基础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二)因地制宜,加强协调。各村居结合自身实际,落实社区警务室办公用房保障,保障好各项硬件设施建设配备,有条件的要单独设置警务室,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推动社区警务室和综治联勤工作站的统筹建设和整合运作。要加强各部门、村居组织协调,共同扎实推进。
(三)明确任务,确保成效。外冈派出所领导、各警长、各社区民警要认真抓好社区警务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四项机制17条措施”落地见效,善于突破创新,形成一批特色亮点做法。要注重总结经验提炼做法,不断提高对社区警务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开拓创新,勇于破解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力争使社区警务改革试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